|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回應2013年施政報告 |
| 週三, 16 一月 2013 20:29 |
|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就2013年施政報告,有以下的回應:
1. 我們同意並支持施政報告中「穩中求變,務實為民」的主調。
2. 我們同意及支持就社會對公私營房屋需求開展全面檢討,制定新的長遠房屋策略。
3. 從城市設計角度,香港需要均衡發展,我們認為: (1)在土地資源緊拙,房屋及辦公室需求高漲下,優秀的的城市設計是支持適量提高發展密度的前提,因此所有政府未來的規劃、發展及基建等項目,都必須首先有優秀的城市設計; (2)應倡議推行節能、高効率、可步行性(walkable city)及多用途綜合發展; (3)建議中的社區重點項目,必須符合優秀城市設計原則,並須設立專責機制管理; (4)不應單向式將所有政府用地改為住宅用地而忽略城市空間及生活的質素。
4. 土地供應方面,從城市設計角度,我們提議應該從多方面著手,包括: (1)盡量利用市區鄰近範圍內的「熟地」,如市區地段內可以改變用途的大幅政府設施用地如黃竹坑警察訓練學校、壁屋及赤柱監獄和沙田汚水廠等; (2)盡快硏究維港以外鄰近主要幹線及鐵路沿線例如港島南、新界西北及大嶼山北部填海供應土地的可行性; (3)在尊重國家主權以及維護解放軍在港的意義及權益的前提下,應與國家相討將部分現時未有善用的市區軍事用地如九龍東軍營,搬遷至郊區,將巿區部分軍事用地改變作民用,善用現有市區熟地資源; (4)對於建議中的13幅
5. 關於成立海濱管理局: 支持成立海濱管理局,而應由各專業範籌人士而非政府官員出任主要 職位,統籌跨部門工作,令維港及其兩岸能成為具活力和多元化的地標。
6. 宜居、保育、環保及綠化方面,我們認為 : (1)盡快在社會展開發展與保育、環保及綠化(包括生物多元化國際公約)的討論,令大眾能夠經過辯論取得平衡,達致共識,打做一個宜居環境,亦為未來城市發展奠下方向;同時支持建議中的跨部門督導委員會,範圍應包含綠色城市及社區設計 ; (2)全面檢討保育政策,不應只聚焦單橦建築,而擴大層面至建築群體、街道及社區,令香港成為亞洲文化大都會; (3)對於源頭減廢建議,我們支持並倡議配合優秀的城市設計,在社區配置綜合廢物設施 處理。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深信香港的未來應該以宜居為本,設計為先,均衡發展及保育,可持續和高質素作為發展方向。 抄送: 各傳媒、報章 行政長官辦公室 發展局 環境局 運輸及房屋局 |
上一頁
